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出自哪首诗?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诗

唐·李商隐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玉宇琼楼不可期,碧桃红杏空成忆。

云开日色浮金殿,月满花香绕玉阶。

欲访洞天三十六,春风回首路迢迢。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千棵长松在萧瑟的风中摇曳,仙宫距离人间似乎只有咫尺之遥,却又遥不可及,那玉宇琼楼般的仙境终究不可企及,曾经幻想过的碧桃红杏也只不过是一场空忆,云开日出时,金色的阳光洒满宫殿,月光皎洁时,花香萦绕着玉石砌成的台阶,我想要探访那传说中的三十六洞天,但回首间,春风已逝,路途遥远而漫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松、仙宫、玉宇琼楼、碧桃红杏、金殿、玉阶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既美丽又神秘的仙境世界,诗人却以“不可期”、“空成忆”等词语表达了对于仙境的向往与无法触及的遗憾,诗人以“春风回首路迢迢”作结,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题,却并未真正描绘出仙境的奇妙与美好,反而通过一系列的反衬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长松千树、风萧瑟的景象与仙宫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玉宇琼楼、碧桃红杏的幻想与现实的空茫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诗歌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律感,意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无论是长松摇曳、仙宫遥望,还是金殿浮光、玉阶花香,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这首《游仙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失望,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