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失鹿叹

唐·李商隐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空山寂寂春无主,落花纷纷夜有鸦。

旧梦难寻芳草路,新愁又上碧云涯。

何时得见升平乐,月满西楼照万家。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经历坎坷,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译文

仙人已经离去,鹿群失去了家园,孤独地栖息着,怅然地望着层层城楼上的云霞,空旷的山中寂静无声,春天仿佛失去了主人,落花纷纷扬扬,夜晚还有乌鸦的叫声,旧日的梦境难以寻觅,在那长满芳草的小路上,新的忧愁又涌上心头,飘向那碧绿的云边,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太平盛世,月光洒满西楼,照亮千家万户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人离去、鹿群无家、空山寂寂、落花纷纷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仙人已去鹿无家”开篇,既点明了主题,又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孤栖怅望层城霞”一句,通过鹿群的孤独和怅望,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中间两联“空山寂寂春无主,落花纷纷夜有鸦”和“旧梦难寻芳草路,新愁又上碧云涯”,分别从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两个方面,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虑,尾联“何时得见升平乐,月满西楼照万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期待。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前途未卜,诗人自己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仙人离去、鹿群无家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