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反对脱离现实的空洞之作,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景色我早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花朵红得比火还要鲜艳;春天到来时,江水碧绿得如同蓝草一般,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

偶尔回到京城,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寄居在别处一样,心中仍然怀念着江南,那里连酒都可以赊账来喝,月亮落下,乌鸦啼叫,云雨散去,孩童们在田野上捡拾着落花和首饰。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深怀念,前两句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美丽和生机;后两句则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和思念。“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的深厚情感,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两句,则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表达了对江南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厚和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离开江南后,对江南美景和生活的深深怀念之作,白居易曾在江南地区担任过官职,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离开江南后,心中仍然充满了对那里的思念和眷恋,于是写下了这首《忆江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