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未集骅骝金騕褭,故残鳷鹊玉横斜。
内人未识江南客,争看金鞍紫髧鬖。
作者及朝代
王建,唐代诗人,约生于768年,卒于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贫寒,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晚年寓居扬州,以“宫词”著称,王建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尤其擅长描写宫廷生活,反映宫女们的哀怨和宫廷中的黑暗面。
作者简介
王建是唐代著名的宫词诗人,他的作品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宫女们的内心世界和宫廷生活的种种细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译文
尚未集结起那金色的骅骝和騕褭骏马,所以宫中的鳷鹊楼前还残留着玉饰横斜的景象,宫中的女子们不认识这位来自江南的客人,都争相观看他那金鞍和紫色的髧鬖(形容马鬃的美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幅场景,首句“未集骅骝金騕褭”指的是尚未集结起那些装饰华丽的骏马,暗示宫廷中的某种活动尚未开始;次句“故残鳷鹊玉横斜”则描绘了宫中建筑(鳷鹊楼)前玉饰横斜的景象,增添了宫廷的富丽堂皇之感,后两句则通过宫中女子对江南客人的好奇和围观,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即宫女们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和好奇。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幅日常场景,通过骏马、玉饰、金鞍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和宫女们的内心世界,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手法,将宫女们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和好奇与宫廷的封闭和压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宫廷的某种活动或仪式有关,诗人通过描绘宫廷中的骏马、玉饰等元素以及宫女们的反应,展现了宫廷生活的某些细节和宫女们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唐代宫廷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宫女们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在唐代,宫廷生活虽然富丽堂皇,但宫女们却往往被束缚在宫廷之中,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梦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宫女们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