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注:“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这两句并非李白原诗《赠汪伦》中的内容,为本次创作所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仅前四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结交广泛,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前四句译文)
我李白乘上一叶小舟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桃花潭水虽然深达千尺,但比不上汪伦送我时那份深厚的情谊。
(后两句添加内容译文)
即使我身着破衫,我们仍有重逢的机会;那一顿饭的恩情,我又怎会忘记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前两句通过描绘李白即将离开,汪伦前来送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感人的氛围,后两句(包括添加的内容)则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难忘,即使生活困顿,友情依然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真挚的友情,原诗的前四句通过“乘舟”、“踏歌”等生动的意象,将离别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情感真挚动人,而添加的两句“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友情不受物质条件限制,以及对于他人帮助的铭记于心,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李白友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赠汪伦》是李白在游历过程中,与汪伦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后,于离别之际所作,汪伦是李白在安徽泾县桃花潭一带结识的朋友,两人志趣相投,交往甚密,在李白即将离开时,汪伦前来送行,李白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而“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这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可视为对友情主题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符合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不羁、情感真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