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的释义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莲池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因思往事皆如梦,且喜今朝得自知。

池上芙蕖香满袖,阶前竹影月当扉。

闲来无事观棋局,一局终时一局迷。

作者简介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诗人,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文学世家,后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生的辛酸,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曹雪芹的诗词作品也颇具造诣,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译文

莲子劈开后才能看到它的内心(臆,此处引申为内心、真实),棋盘上的棋子下完一局便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回想起往事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但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终于能够自我觉醒,池塘上的荷花香气扑鼻,沾满了衣袖,台阶前的竹影在月光下映照在门上,闲暇时无事可做,便观看棋局,一局结束,又陷入对下一局的迷茫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莲子、棋盘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莲子劈开见臆,象征着只有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看清真相;楸枰著尽更无期,则暗示着人生的某些选择一旦做出便无法回头,诗人通过回忆往事,感叹其如梦般虚幻,但又庆幸于今日的自我觉醒,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赏析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与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莲子、棋盘等日常事物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人生、过往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也有对现实的接受与珍惜,更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曹雪芹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家庭的衰败、人生的坎坷,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创作《红楼梦》的同时,他也通过诗词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中的“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等句,可能正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总结,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反映了他在晚年时期的心境与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曹雪芹”的名义进行创作和分析,但实际上在现有的曹雪芹作品中并未直接找到这首《莲池感怀》,这里的分析是基于题目要求和假设情境进行的创作与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