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关键词提供,或为后人引申或误传,此处为解析方便而加入):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隐居,与僧侣为友,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情感,贾岛的诗歌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五言律诗。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月下敲门来访,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附加句)
早已抛开了世俗的浮名,更不在意自身的荣辱,那些小小的雷电又怎能成为主宰命运的神祇呢?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附加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认为个人的命运不应被外界的偶然因素(如雷电)所左右。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李凝幽居的幽静、雅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附加句更是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以苦吟诗风闻名,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这使他更加向往山林隐逸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附加句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中的深刻感悟和豁达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并非原诗内容,可能是后人根据贾岛的诗风和人生经历而引申或误传的,但无论如何,这句话都很好地体现了贾岛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