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全诗是什么?

风云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目:《春雨农夫叹》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阡陌泥泞步难移,心中愁苦向谁诉。

望天乞雨盼丰年,却道春雨贵如油。

辛苦耕耘盼收获,何时能得安乐土。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反映民生疾苦、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李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样名垂青史,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译文

这样的人啊,他们就像那绵绵的春雨,农夫们在雨中歌舞,却也在抱怨着行路的艰难,田间小路泥泞不堪,步履维艰,他们心中的愁苦又能向谁诉说呢?他们仰望天空,祈求雨水带来丰收之年,却也知道春雨的珍贵如同油一般,他们辛苦耕耘,期盼着收获的季节,却不知何时才能得到一个安乐的生活之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夫在春雨中的劳作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关注,首句“斯人何似似春雨”用比喻的手法,将农夫比作春雨,既表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无私,也暗示了他们的生活如同春雨一般,虽然重要却常被忽视,后几句则具体描绘了农夫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艰难行走的情景,以及他们内心的愁苦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农夫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农夫的不易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状况有关,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生产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自然灾害、赋税繁重等原因,农民的生活往往十分艰辛,李中作为一位关注民生疾苦的诗人,他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农民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呈现出来,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注,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