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二生年少两豪逸,诗酒不知轩冕苦。
醉卧船头不觉醒,梦中犹自笑酣畅。
(注:“二生年少两豪逸,诗酒不知轩冕苦。”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白原诗《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想为其中一首的扩展或想象部分,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以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南湖的秋水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没有一丝烟雾缭绕,怎能不趁着这流水,直上青天呢?暂且向洞庭湖借来月色,驾着小船到白云边去买酒畅饮。
两位年轻人年少轻狂,豪迈不羁,他们沉浸在诗与酒的世界里,完全不知道高官厚禄的辛苦,他们醉卧在船头,沉睡不醒,梦中依然笑得那么酣畅淋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秋夜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这里特指“二生”)的豪放不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诗酒不知轩冕苦”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
赏析
李白此诗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前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秋夜的无限向往;后两句则通过“二生”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及友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尤其是“诗酒不知轩冕苦”一句,既是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价值观的体现,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二生年少两豪逸,诗酒不知轩冕苦。”这两句并非李白原诗内容,但我们可以假设这是李白在游历洞庭湖时,与两位年轻友人共饮赏月,有感而发所创作的,当时,李白或许正处于仕途不顺、人生低谷的时期,与友人的相聚让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诗与酒的欢乐之中,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