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献佛
唐·皎然
脱身献佛意可料,
一瓦坐待千金还。
空门寂寂何所有,
晚来风定月当轩。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皎然写过此诗,但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以其禅意诗风著称,故以此身份及朝代进行创作。)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信仰佛教,曾隐居茅山,后诣各地游学,晚年居吴兴东林寺,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宗教生活,诗风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翘楚,与韦应物、灵一等交往甚密,时有唱和。
译文
我决心脱离尘世,献身佛法,这份心意是可以预料的;
就像用一片瓦片静静地等待着,终有一天能换取千金的回报。
佛门清净,空无一物,却又充满了无尽的智慧与宁静;
傍晚时分,风停了,一轮明月高悬在窗前,映照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超脱世俗的决心。“脱身献佛”意味着放弃尘世的一切,全身心投入佛法的修行;“一瓦坐待千金还”则是一种比喻,暗示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付出,在佛法的修行中也能获得无量的回报,后两句则描绘了佛门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虔诚信仰,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献身佛法的决心和对未来修成正果的坚定信念,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佛门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和哲理,是皎然禅意诗风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创作,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唐代这个佛教盛行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皎然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对佛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此诗或许可以看作是皎然在某一时期,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