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观花
宋·释绍嵩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枝头红杏香如雾,陌上杨柳绿似烟。
风暖花深人欲醉,日长春静鸟犹眠。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暮天。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禅意生活,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与文人情怀的融合,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译文
白足高僧深谙世事通达无碍,他精心布置春天的景致,让幽静的栏杆周围春意盎然,枝头绽放的红杏花香气弥漫如同薄雾,田间小路旁的杨柳翠绿如烟,春风和煦,花朵繁茂,人仿佛要沉醉在这春色之中;春日悠长,环境宁静,连鸟儿都悠闲地打着盹,这其中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我只得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傍晚的天空。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一位白足高僧(象征超脱世俗的智慧与心境)在春日里精心布置花园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宁静美好,诗人以红杏、杨柳等自然元素为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以“白足高僧解达观”开篇,点明主题,即高僧的豁达与超脱,随后通过“安排春事满幽栏”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融融的世界,诗中“枝头红杏香如雾,陌上杨柳绿似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色彩与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嗅觉享受,后两句“风暖花深人欲醉,日长春静鸟犹眠”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和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的意境,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暮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不解其意的孤独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往往与佛教思想、禅意生活紧密相连,本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诗人独自漫步于花园之中,看到高僧精心布置的春日景致,心中涌起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佳作,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高僧的豁达心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