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怀友
唐·韦应物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
曲池浮新绿,翰苑漾清埃。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中作为核心意象进行创作,这两句融合了韦应物及其他诗人作品中类似的意境与表达,以展现一种怀友思古之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春草已经枯黄,老朋友却迟迟未归,家书无法寄出,南飞的大雁又已返回,我知道你在那青琐门后(代指朝廷或权贵之地),作为梁园的赋客(指才华横溢的文人),你是否愿意提及我的才情?弯曲的池塘里浮起了新绿,文人的书斋里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我惆怅地望着东栏边那株如雪的白梅,人生啊,又能看清几个清明时节呢?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春草枯黄、秋雁南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氛围,诗人以“文君隔青琐”和“梁园赋客”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以“东栏一株雪”和“人生看得几清明”作结,既是对友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和典故,将怀友之情与对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中“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两句,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理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尊重,诗人以“东栏一株雪”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不屈的品格和对人生清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虽为虚构创作,但可借鉴韦应物生平及创作风格进行解读,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创作此诗时,诗人可能正处于某种孤独或思念的情绪之中,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和对高洁品质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