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的释义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别本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愁。

床前竹叶青,阶下梧桐老,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注:由于“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并非所有版本《水仙子·夜雨》均包含,此处作为别本列出,以展示该句出处。)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再思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徐再思,字德可,元代散曲家、剧作家,生平事迹不详,他的作品以散曲著称,多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思乡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他的作品在元代散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别本部分)

梧桐叶上每一声秋雨的滴落,都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芭蕉叶上每一滴雨珠的滑落,都似乎在倾诉着无尽的忧愁,夜深人静时,我归乡的梦境在三更之后悄然浮现,灯花落下,棋局未收,我独自叹息,留在新丰孤馆之中,床前的竹叶酒已青绿,阶下的梧桐树也已老去,何时才能再到西湖边,寻觅那些旧时的美好时光,那时,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细雨将笼罩着渔夫的蓑衣。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梧桐叶落、芭蕉雨声、三更归梦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而“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旧游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赏析

这首散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梧桐叶落、芭蕉雨声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凄清、孤寂的秋夜世界,作者巧妙地运用“三更归梦”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则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西湖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整首散曲情感真挚动人,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散曲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作者可能是在异乡漂泊、思念故乡时创作了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这首作品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异乡漂泊、思念故乡的普遍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