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得老山间。
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风格峻切,笔力雄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整天看山,看不够这山的美景,买下一座山,到老终于如愿以偿,可以长久地住在山间,独自望着钟山,呼唤着宝公禅师,只见林间的白塔就像一只孤独的白鹤。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钟山的深厚感情和归隐山林的愿望,首句“终日看山不厌山”直接点出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次句“买山终得老山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山间度过余生的愿望,后两句“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独望钟山时的孤寂心境,以及白塔如孤鹤般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钟山的深情厚谊和归隐山林的决心,诗人通过“终日看山不厌山”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山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如此的深厚,以至于诗人愿意“买山终得老山间”,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将诗人的孤寂心境和钟山的美丽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白塔如孤鹤般的形象,既增添了诗歌的意象美,又寓意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高洁品质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晚年时期创作的,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革新,但晚年却屡遭贬谪,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山林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希望通过归隐山林来摆脱世俗的纷扰和烦恼,钟山作为诗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自然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抒发心志的重要对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钟山的深厚感情和归隐山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