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出自:唐代·韦庄《秦妇吟》
(注:由于《秦妇吟》较长,以下仅节选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段落,以便进行解析。)
……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夜深斜倚竹边楼,坐看渔舟逐水流。
……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
译文
流落在天涯海角的我们,彼此都值得思念,为了这份情谊,让我们举杯共饮,唱响这首歌曲,夜深人静时,我斜倚在竹边的楼阁上,静静地坐着,看着渔舟随着水流缓缓前行。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流落天涯的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通过饮酒唱歌来寄托这种情感的愿望,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渔舟逐水的宁静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赏析
韦庄的《秦妇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战乱中一位秦地妇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两句诗虽然只是全诗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天涯流落俱可念”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了对普遍人性的关怀;而“为饮一樽歌此曲”则展现了诗人以酒寄情、以歌抒怀的豁达与洒脱,夜深斜倚竹边楼的景象,既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又通过渔舟逐水的宁静,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秦妇吟》的创作背景与唐末黄巢起义有关,韦庄在战乱中亲身经历了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这些经历深深地触动了他,他通过《秦妇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战乱中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愤慨,还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