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棠
宋·陆游
东君欲来风满栏,楼头灯火半明寒。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羞颜未尝窥玉井,淡抹聊自施铅华。
细看自是倾城色,不向人间争宠哗。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春风欲至,栏杆间已满是风声,楼头的灯火在寒意中半明半暗,在这简陋的地方哪里能得到这样的海棠花呢?莫非是有人特意从西蜀移植过来的?这海棠花仿佛羞涩得未曾窥见过天上的玉井,只是淡淡地妆点着自己,如同施上了铅华,仔细观赏,它自然是倾城之色,却不与人间百花争宠斗艳。
释义
诗中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与独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首联写春风将至,楼头灯火映照下的海棠花已初露风姿;颔联提出疑问,为何在这简陋之地能有如此美丽的海棠,猜测是有人特意移植;颈联以拟人手法,形容海棠花如同羞涩的少女,虽未见过天上的仙境,但仍以淡雅之姿展现自己的美丽;尾联则强调海棠花的倾城之色,但它并不与世俗之花争艳,体现了其高洁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海棠花的独特魅力,诗人以“陋邦何处得此花”的疑问开篇,既表达了对海棠花的惊异之情,又巧妙地引出了海棠花的来源,为全诗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以拟人手法,将海棠花比作羞涩的少女,形象地描绘了其淡雅之姿,使海棠花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尾联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海棠花的高洁品质,使其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面对简陋的生活环境,却意外发现了一株美丽的海棠花,从而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与独特,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仍能保持高洁品质、不向世俗妥协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