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全诗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药归来日已暝,不问人家与僧舍,

拄杖敲门看修竹。

作者及朝代

魏野(960年-1019年),北宋诗人,字仲先,号云夫,陕州(今河南陕县)人,他一生不求功名,隐居山林,与琴棋书画为伴,以诗酒自娱,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作者简介

魏野出身贫寒,但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性格孤高,不愿涉足仕途,而是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他的诗作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译文

我为了寻找真正的隐士而误入仙境般的蓬莱岛,

这里香气弥漫,松花静静地老去而不落。

采药归来时天色已晚,

我不再询问是人家还是僧舍,

只是拄着拐杖,轻轻敲门,只为欣赏那修长的竹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魏野在寻找隐士的过程中,误入仙境般的蓬莱岛,感受到那里的宁静与美好,在采药归来天色已晚时,他不再关心是敲开人家的门还是僧舍的门,而是直接拄杖敲门,只为欣赏那修长的竹子,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通过“寻真误入蓬莱岛”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一个仙境般的背景,为全诗奠定了神秘而美好的基调。“香风不动松花老”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宁静与美好,松花静静地老去而不落,象征着岁月的静好和自然的永恒。

在“采药归来日已暝”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归来的疲惫感,为接下来的“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做了铺垫,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还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魏野在隐居期间创作的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当时,魏野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他常常在山林间漫步,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