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清代: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其二
龚自珍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壮心欲乘长风去,直上高楼望大荒。
作者及朝代
龚自珍,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琏山馆,又号羽琏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作者简介
龚自珍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早年虚心好学,从文字、经史到舆地、兵法,无不涉猎,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四十八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译文
其二
既然仕途无望,那就不必再为穷困潦倒的事业费尽心机了,不如将满腔的文采风流都交付给沅湘之水吧。
我雄心勃勃,想要乘着长风破浪而去,直上高楼去眺望那辽阔无边的荒原。
释义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文学才华的珍视,他不再为追求功名利禄而费心,而是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寄托于沅湘之水,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赏析
龚自珍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中“不用更贪穷事业”一句,既是对自己仕途无望的无奈,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而“风骚分付与沉湘”则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珍视,将满腔的才华和情感都寄托于沅湘之水,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道光年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虽出身于官宦世家,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科举不第,后虽得中进士,但官职卑微,难以施展才华,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仕途无望,转而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