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猎
唐·韦庄
白酒满壶日欲曛,酒酣上马去不告。
猎猎霜风吹帽斜,狐裘寒拥雕鞍草。
远望孤云长杳杳,近闻群噪忽滔滔。
归来马上多新意,吟得新诗字字豪。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作上,他以其深情细腻、意境优美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词作多描写闺情离思,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白酒已经满壶,天色将晚,酒意正浓时我跨上马背,没有告别就出发了,猎猎的霜风吹得帽子歪斜,我穿着狐裘,马鞍上垫着干草,以抵御寒冷,远望天边孤云悠悠,近处却听到群鸟喧闹的声音,归来时,马背上的我心中充满了新的灵感,吟咏出字字豪迈的新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庄在酒酣之后,独自骑马出猎的情景,诗中通过“酒酣上马去不告”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而“猎猎霜风吹帽斜”则生动地描绘了出猎时的寒冷与风势,诗人通过远望孤云和近闻群噪,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宁静与喧嚣的对比,最后以归来时的新意和豪迈的新诗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出猎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韦庄的豪放与才情,诗中“酒酣上马去不告”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不羁,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而“猎猎霜风吹帽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诗人通过远望与近闻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以归来时的新意和豪迈的新诗作为结尾,既点明了诗歌的主旨,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创造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乱世,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出猎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不仅能让诗人暂时忘却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困扰,还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和豪情壮志,这首诗不仅是对出猎情景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和坚韧精神,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