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枯树重生
宋·释绍嵩
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不问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沙。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禅意,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枯干的树杈被烧尽后,根依然深扎在土壤中;当春雨洒落,洗涤大地时,这些树根又重新萌发出新芽,它们不关心人间的争斗与荣辱,只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沙沙作响的风声和雨声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枯树在春雨后重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枯槎烧尽但根犹在,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永存;春雨一洗皆萌芽,则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重生的力量,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争斗的淡泊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枯树重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神奇,还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不问人间争宠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只将心事付沙沙”则通过风声雨声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释绍嵩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作为一位僧人,他长期生活在寺庙中,与自然为伴,对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神奇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在某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他观察到枯树在春雨的滋润下重新萌发出新芽,这一景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释绍嵩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