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全诗是什么?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惠山泉

唐·李绅

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千古幽光埋草莽,一泓寒碧浸云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他的诗作语言精炼,风格独特,尤其擅长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细节来反映社会现实,李绅在政治上也有一定建树,曾任宰相,对唐代政治、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当年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竟然遗漏了,没有将安平(地名,此处可能指惠山泉所在地或其附近)的这一片清泉收入他的茶经之中,这片清泉的幽光被千年的野草所掩盖,只有一汪清冷的碧水静静地浸润在云雾缭绕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陆羽遗漏惠山泉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忽视、被埋没的遗憾之情,陆羽作为茶学大家,其《茶经》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即便如此,仍有可能遗漏某些珍贵的自然资源,诗人借此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中被忽视、被埋没的人才或事物的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惠山泉的幽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空收拾”、“遗却”等词语,巧妙地表达了对陆羽遗漏这一清泉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美景往往容易被世人所忽视,而“千古幽光埋草莽,一泓寒碧浸云烟”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惠山泉的清幽与神秘,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有关,在唐代,茶文化盛行,陆羽的《茶经》更是被视为茶学的经典之作,李绅在游览惠山泉时,发现这一清泉竟然未被陆羽所收录,心中不禁生出遗憾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哲思的诗篇,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绅对社会中某些被忽视、被埋没的人才或事物的同情与关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