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策杖徐徐步此山,拨云寻径兴飘然。
鸟啼深树声声脆,花落清溪片片鲜。
野老相逢谈旧事,樵夫偶遇话流年。
归来饱饭黄昏后,独坐闲庭月满天。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手持拐杖,我缓缓地踏上这座山峰,拨开云雾,寻找着山间的小径,心情悠然自得,鸟儿在树林深处声声啼叫,清脆悦耳;花瓣随风飘落,点缀在清澈的溪流中,片片鲜艳,途中遇到山野老人,我们相谈甚欢,回忆着往昔的种种;又偶遇樵夫,我们聊起了岁月的流逝,黄昏时分,我满载而归,饱餐一顿后,独自坐在庭院中,仰望满天星斗,直到月亮高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的自然美景和与山野之人的亲切交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策杖徐徐步此山”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和心境,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拨云寻径兴飘然”一句,通过“拨云”和“寻径”两个动作,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探索精神,中间两联通过描绘鸟啼、花落、野老相逢、樵夫偶遇等场景,将山间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融为一体,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生动,尾联“归来饱饭黄昏后,独坐闲庭月满天”则以诗人归家后的生活场景收尾,既表现了诗人的满足与惬意,又暗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庐山期间,在隐居生活中,杜荀鹤得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也通过与山野之人的交流,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他那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