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
云水无心常自在,山林有味得清欢。
松风清冽鸣琴瑟,花影婆娑舞凤鸾。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天上几尘喧。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自古以来真正的隐士哪里是真的逃避世事呢?那些翻墙越壁、紧闭门户的行为真是可笑至极,云水之间,心无挂碍,自然能享受自在逍遥;山林之中,别有一番风味,能体会到清雅的欢愉,松风清冽,如同琴瑟之音悠扬;花影摇曳,仿佛凤凰翩翩起舞,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看看人世间,天上人间,又有多少尘世的喧嚣呢?
释义
首联“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直接点题,指出真正的隐士并非物理上的逃避,而是心灵上的超脱,对那些形式上逃避现实的行为表示嘲讽,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山林生活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向往,尾联以对比手法,强调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尘世喧嚣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隐逸生活的可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首联的反问和嘲讽,既是对世俗观念的挑战,也是对真正隐逸精神的肯定,颔联和颈联以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林之中,尾联的对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面对现实的苦难和无奈,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山林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