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上有堂还独宿(化用句,非原诗直接句)
谁人无事肯重来。
(注:由于“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并非柳宗元《溪居》原诗中的直接句子,而是根据诗意化用而来,故在此特别说明,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分析将基于《溪居》全诗及化用句进行。)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语言犀利,讽刺辛辣,曾著《天说》《封建论》《断刑论》等论文。
译文
长久地被官职所牵绊,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我就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士。
清晨我去耕作翻动露草,傍晚我乘舟沿着溪水石行。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
(化用句意:溪边有座草堂我却独自住宿,又有谁人无事还会再来这里呢?)
释义
此诗描写了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居在冉溪之畔时的生活情景,全诗平淡自然,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后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
赏析
《溪居》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诗人被贬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以“久为簪组累”开篇,直接点出了自己长期被官职所束缚的困境,而“幸此南夷谪”则透露出他对这次被贬的某种庆幸,因为这让他有机会摆脱官场的纷扰,亲近自然。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农圃为邻、晓耕夜榜的生活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些诗句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
而“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这一化用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虽然他在溪边有草堂可居,但却只能独自住宿,无人问津,这种孤独和无奈,正是诗人被贬后心境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涯。《溪居》就是他在永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被贬后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