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遇骑吏
唐·韦应物
行避门生时小饮,忽逢骑吏有嘉招。
身随旌旆过寒水,路入云峰宿半霄。
兴逐乱流穿远岫,心随明月到中宵。
遥思桂叶同攀处,今日何辞酒百瓢。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我为了避开门生的拜访而暂时小酌,却忽然遇到骑吏传来美好的邀请,我随着旌旗和仪仗穿越寒冷的河水,路途进入云峰之中,在半山腰住宿,兴致随着乱流穿越遥远的山峦,心情随着明月直到深夜,遥想当年我们一同攀折桂枝的时光,今日我又怎能推辞这百瓢的美酒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因避开门生的拜访而独自小酌,却意外地收到了骑吏的邀请,于是随同前往,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旅程,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行避门生时小饮”开篇,点明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忽逢骑吏有嘉招”一句,为全诗增添了戏剧性和转折,使得诗人的行程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身随旌旆过寒水,路入云峰宿半霄”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兴逐乱流穿远岫,心随明月到中宵”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超脱,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辞去了官职,过上了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韦应物常常独自游历山水之间,以诗酒为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游历中,因避开门生的拜访而意外地收到骑吏的邀请,于是随同前往并写下的一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他内心的自由和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