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家叹
唐·韦应物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人言田家乐,尔苦谁得知?
去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上书忧且急。
徒言人食力,不悟天时难。
腰镰刈葵藿,此岂云得宜?
空庭无行迹,白日静闲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韦应物在仕途上也颇有建树,但他更以诗人的身份被后世铭记。
译文
你家有田地被洪水淹没,我家没有田地却担心房屋被水冲毁,人们常说田家生活快乐,你的苦楚又有谁知道呢?去年大旱千里赤地,州县官员上书朝廷忧心如焚,只说人们靠劳动吃饭,却不理解天时的艰难,你腰悬镰刀收割野草,这怎能说是适宜呢?空荡荡的庭院没有行人的足迹,白天的门户静静地关闭着。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田家生活的苦乐不均,前两句直接对比了“君家”有田却遭水患与“我家”无田却忧惧水灾的境遇,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中间几句通过叙述去年大旱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空庭无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君家”和“我家”的不同境遇,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生活的苦难,诗人也通过叙述去年大旱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生活的脆弱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在目睹了农民因自然灾害而遭受的苦难后,他深感同情和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韦应物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和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