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志
唐·李商隐
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
壮志未酬心不死,犹将热血洒疆土。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因李商隐原集中并无直接对应此关键词的诗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根据李商隐的风格与主题创作一首。)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政治腐败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有深意,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虽然外表看起来像是失去了家园、四处流浪的狗,但我却不肯屈服低头,去为了争夺一块骨头而谄媚讨好,我的壮志还未实现,心中的火焰依然燃烧,即使面临绝境,我也要将我的热血洒在祖国的疆土上。
释义
“形容虽似丧家狗”形容诗人自己或他人虽处于困顿、落魄的境地,如同无家可归的狗一般;“未肯弭耳争投骨”则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也不肯低头屈服,去为了微薄的利益而争斗,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
赏析
这首诗以“丧家狗”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逆境的艰难与困苦,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或屈服,反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诗中“未肯弭耳争投骨”一句,更是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抗争,又展现了他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虚构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面对晚唐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诗人深感无力改变现状,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丧家狗”自喻,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的艰难与困苦,同时也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同样具有启示和鼓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