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出自哪首诗?

梦梦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曲歌辞·苦昼短

唐·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月蚀鸟宫影,荧荧照寒水。

汉王去病追黄鹄,晋武平吴枭绿鸱。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鸾辞凤苑,笑入彩云间。

玉皇调白日,四海暂为闲。

几时回赤县?几夜宿蓬山?

秋风忽忆江东行,且脱儒衣试短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的诗风奇特,想象丰富,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构思,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有“诗鬼”之称,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仅针对关键词所在句)

青天广阔无边,呼唤它也不会回应,更何况想要向泥塑的佛像叩头祈求呢?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苍天不公的愤慨和对佛教信仰的怀疑,青天荡荡,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宇宙,但诗人却觉得它冷漠无情,对自己的呼唤不予回应,而“况欲稽首号泥佛”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质疑,认为即使向泥塑的佛像祈求,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信仰的质疑,诗人通过青天荡荡和泥佛的对比,表达了对宇宙冷漠和佛教信仰无用的感慨,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信仰的怀疑,在李贺的诗作中并不罕见,它们共同构成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李贺的叛逆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描绘宇宙的无情和佛教信仰的无用,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和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李贺依然保持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