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记

宋·范成大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

村边处处鸣榔响,赛雨祈晴意未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进士及第,曾任地方官和中央官职,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以田园风光、农村生活为题材者居多,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尤为著名,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瑰宝。

译文

在吴国的土地上,晚熟的蚕儿刚刚吃完桑叶,而占城(古代地名,今越南南部一带)引进的早稻正待移栽秧苗,村庄周围,处处传来渔民敲击船舷(鸣榔)的声音,人们既在祈求雨水滋润,又在期盼晴天以利农事,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渴望与期盼。

释义

吴国晚蚕初断叶:指吴地(今江苏一带)的蚕儿在晚季刚开始吃完桑叶,准备结茧。

占城早稻欲移秧:占城稻是一种早熟稻种,此处指这种稻种即将被移植到田地里进行栽种。

鸣榔:古代渔民敲击船舷以惊鱼或驱兽,此处泛指乡村生活的声音,也象征着人们的劳作与希望。

赛雨祈晴:反映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关注与祈求,既希望有足够的雨水滋养作物,又期盼在需要时能有晴朗的天气进行农事活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时期江南农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民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田园生活,前两句通过“晚蚕初断叶”与“早稻欲移秧”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交替,以及农民们根据时令进行农事活动的情景,后两句则以“鸣榔响”和“赛雨祈晴”为线索,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农民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情。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却从未减退,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退居石湖期间,通过对周围农村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农民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活力,范成大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寄托了对农民辛勤劳动和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