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田家收获

唐·韦应物

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风卷黄云暮雨收,村家炊黍爨新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羡慕你管辖的田地里稻谷如云般茂盛,蝗虫自己知道危害庄稼而人们却未能及时察觉,傍晚时分,风吹散了黄云般的稻谷,雨也停歇了,村庄里家家户户开始生火做饭,庆祝新秋的丰收。

释义

羡君封境稻如云:表达对友人管辖地区丰收景象的羡慕之情,稻谷茂盛如云。

蝗自识人人不识:暗指蝗虫危害庄稼而人们未能及时防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田园丰收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首句“羡君封境稻如云”直接点题,表达了对友人管辖地区丰收景象的赞美和羡慕,次句“蝗自识人人不识”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无奈,后两句“风卷黄云暮雨收,村家炊黍爨新秋”则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韦应物的这首诗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官职期间,他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目睹了农民辛勤耕耘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无奈,这些感受激发了韦应物的创作灵感,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农民的生活状况,也体现了韦应物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担当和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