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访隐者
唐·贾岛
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
岩前坐久云初起,林外行来鸟不知。
草色半含春意动,花香欲动日风迟。
幽人自爱山中宿,月满松风径自迷。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善于推敲字句,留下了“推敲”的典故。
译文
当申公(隐者)闭门谢客,感到寂寞之时,他自称已经领悟到了穆生(古代隐士)的生机与境界,在岩石前久坐,直到云雾初起,在林外行走,连鸟儿都不知道他的到来,草色中半含着春意,仿佛正在萌动,花香欲动,日光和风都显得迟缓,隐者自己喜爱在山林中住宿,月华满照,松风阵阵,小路也显得迷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隐者申公在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首句点出隐者的寂寞与超脱,次句则通过“穆生机”暗示隐者已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后四句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苦吟风格,将隐者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首联以“寂寞”二字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言已见穆生机”一句,又透露出隐者内心的超脱与领悟,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云初起”、“鸟不知”、“草色半含春意动”等,将山中的宁静与美好展现得栩栩如生,尾联则以“幽人自爱山中宿,月满松风径自迷”作结,既表达了隐者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又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举不第,晚年更是贫病交加,他一生酷爱诗歌,以苦吟著称,对字句的精雕细琢达到了极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拜访隐者时,有感而发之作,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贾岛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