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但可融入对韦应物风格的解读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江汉地区曾经客居过,每次相逢都痛饮醉归。
像浮云一样离别后,时光如流水一晃就是十年。
今日相见欢笑依然如旧,只是人已衰老鬓发斑白。
为何我不回去呢?因为淮水边有美丽的秋山。
(注:“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意为:我这位散淡之人行踪不定,无拘无束,早晨还在湖北游历,傍晚就已到了淮西。)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在江汉地区的相聚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以浮云和流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相聚,而“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复杂情感,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岁月不饶人的无奈。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浮云”与“流水”、“欢笑”与“萧疏”,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淮上有秋山”作为不归的理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是对人生归宿的一种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淮上(今江苏淮安一带)与友人梁川故人重逢时所作,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在江汉地区的相聚时光,以及眼前的重逢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也借景抒情,以淮上的秋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归宿的哲思,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