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并未直接出自此诗,但根据古典文学中的意境与李清照的风格,我尝试以她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创意性解读与构建,这两句更像是对李清照作品中某些意象的化用或想象性重构,为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围绕这首《点绛唇》并尝试将关键词融入解析中,以展现一种文学上的联想与融合。)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顺,然而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荡完秋千,缓缓起身,懒得揉搓那细嫩的双手,花丛中,露水浓重,花儿也略显消瘦,身上的薄汗浸透了衣裳。
突然见有客人进来,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就跑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含羞跑开,却又倚在门边回头看,假装在嗅青梅,偷偷地看着来宾。
(注:此译文为《点绛唇》原诗内容,关键词“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虽未直接出现,但可理解为对少女情态的一种诗意化想象,如“酡颜”可联想为少女害羞时的红晕,“玉碗捧纤纤”则是对其细腻手部的描绘,“乱点余花唾碧衫”或可想象为少女嬉戏时不经意间花瓣落在衣襟上的情景。)
释义
此词描写了一位少女荡完秋千后的情景,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羞涩可爱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微妙心理变化。
赏析
这首词以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开篇,通过“蹴罢秋千”这一动作,勾勒出少女活泼好动的形象,随后,“起来慵整纤纤手”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少女的娇弱与慵懒,下片则通过“见客入来”的突发事件,将少女的羞涩与好奇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三句,更是将少女的心理状态刻画得细腻入微,既有少女的矜持与羞涩,又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根据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她早年生活优裕、夫妻和顺的时期,词中描绘的少女形象,或许正是李清照自己年轻时的写照,展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词也反映了宋代女性生活的某些侧面,如她们的内心世界、生活情趣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