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夕阳相依。
遍地松林是鹤的家园,来人稀少草堂的门径已斜。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睡醒酒意全消见门外已是三竿之日,卧在床上看溪南十亩的绿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生活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联写隐居山林的寂寞,颔联写松林鹤巢,人来人往稀少,颈联写竹林荷花,清新雅致,尾联则写酒醒后的闲适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隐居者的闲适生活,语言清新自然,画面生动逼真,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艺术,诗中通过“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等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而“鹤巢松树遍”、“绿竹含新粉”等句,则又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雅致,尾联“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更是将诗人的闲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在。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他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朝政黑暗,王维加上自身性格耿直,不愿同流合污,但又无力反抗,因此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通过描绘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