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出自哪首诗?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山居

唐·杜牧

高鸟过青壁,秋云入白烟。

迩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的“大李杜”,杜牧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文以议论见长,抒情、议论、叙事融为一体,风格多样,内容广阔。

译文

高飞的鸟儿掠过青色的峭壁,秋天的云朵飘入白色的烟雾之中,近来世事变迁,往昔的风流韵事都已消逝,还有谁能看见将军那曾经色彩斑斓的山居之景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感叹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首句“高鸟过青壁,秋云入白烟”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高远;次句“迩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则转而抒发对过往风流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无人再能欣赏到将军山居美景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由景及情的写法,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句以“高鸟”和“秋云”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而清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则通过“一变风流尽”的感慨,将读者的思绪从自然景色引向对人事变迁的思考,末两句以“谁见将军著色山”的设问,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遗憾。

在表达上,杜牧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色的恒常与人事变迁的无常进行对比,以“高鸟”、“秋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以“风流尽”和“谁见”象征人事的变迁与记忆的消逝,这种对比和象征的运用,使得全诗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游览李将军的山居时所作,李将军是杜牧的朋友或熟人,其山居环境清幽雅致,给杜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杜牧再次来到此地时,却发现世事变迁,往昔的风流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哀愁与感慨,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