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魏八
唐·司空曙
更沽酒客来风亦倦,
楚水萧萧枫叶寒。
卜筑君方淮上郡,
归心我已剑南川。
秋声万户竹,
寒色五陵松。
客路今如此,
还如意未穷。
作者及朝代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或曰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为长林丞,贞元初,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与卢纶、钱起、耿湋等人交游唱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赠别之作,感情真挚,词藻洗练,善于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细节,颇受后人推崇。
作者简介
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子乞米,其僚人故厌苦,所资皆不敢受,曙卒,官为敛葬,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亦工绝句,有《司空文明诗集》传世。
译文
又有人沽酒驱散了旅人的劳顿,带来了秋风,楚水边萧萧的枫叶,寒意袭人,你正在淮水边的郡城筑室定居,我却已归心似箭,向往着剑南的故园,秋风瑟瑟吹来,吹得万户竹摇叶动,寒色萧萧,笼罩在长安、洛阳附近的五陵原上,客居他乡之路如此萧瑟,我还是回去吧,我的心意却还未尽。
释义
这首诗是司空曙送别友人魏八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以及友人即将定居的淮上郡与诗人自己向往的剑南川之间的情感对比,通过秋声、寒色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家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通过“更沽酒客来风亦倦”一句,巧妙地将送别的氛围与秋风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萧瑟、疲惫的氛围,颔联则直接点出友人的去向和诗人的归心,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不舍,颈联以秋声和寒色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客居他乡之路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秋声和寒色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司空曙的仕途经历和人生境遇有关,司空曙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送别友人时自然会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意和司空曙的生平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