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官梅
唐·刘禹锡
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
春风骀荡花枝暖,夜月婵娟影影娟。
吟对霜华思杳杳,醉凭阑干意绵绵。
谁怜旧日青衫客,今作扬州一散仙。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刘禹锡虽有多首与扬州、梅花相关的诗作,但直接对应“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这一特定句式的原诗并不存在,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扬州又度过了几个春秋,我对官署中的梅花依然怀有浓厚的诗兴,春风吹拂,花枝摇曳生暖,夜月皎洁,梅影婀娜多姿,我对着寒霜吟咏,思绪深远,醉倚栏杆,情意绵绵,谁还记得当年那个身着青衫的落魄书生,如今已成了扬州城中一位逍遥自在的散仙。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扬州观赏官梅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首句“何逊扬州又几年”借用了南朝诗人何逊的典故,暗示自己在扬州的多年经历;次句“官梅诗兴故依然”则表明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创作热情不减,后两句通过描绘春风、夜月、霜华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意境。
赏析
此诗以梅花为线索,串联起诗人对过往和现在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中,可以设想刘禹锡在扬州任职期间,多次观赏到官署中的梅花,并因此触发了创作灵感,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吟咏,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也借梅花之口,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唐代,扬州作为繁华之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和创作,刘禹锡的这首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