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的解释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佳公子

唐·杜牧

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玉树琼枝俱可怜,不知谁氏子与弟。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译文

难道只是在乱世之中才隐藏着狂放不羁的人吗?在太平盛世里,也同样会出现风度翩翩的佳公子,他们如同玉树琼枝般令人怜爱,却不知是哪家的子弟如此出众。

释义

岂惟浊世隐狂奴:岂止是在混乱的世道中隐藏着性格狂放不羁的人。

时平亦出佳公子:在和平安定的时代,也会涌现出风度翩翩的优秀人才。

玉树琼枝俱可怜:他们就像玉树琼枝一样美丽动人,令人怜爱。

不知谁氏子与弟:却不清楚这些佳公子究竟是哪家的子弟。

赏析

这首诗以“佳公子”为题,通过对比乱世与盛世中的人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人物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首句“岂惟浊世隐狂奴”以反问开篇,强调了乱世中狂放不羁人才的存在,同时也为下句“时平亦出佳公子”做了铺垫,次句直接点题,指出在和平盛世中同样有才华出众的佳公子出现,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设问,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佳公子的美好形象,并留下了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猜测他们的身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人才辈出的盛世景象,又流露出对美好人物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比和设问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杜牧在游历或生活中,目睹了盛世中人才辈出的景象,心生感慨而创作,晚唐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也有一些相对和平安定的时期,这些时期里同样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杜牧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这些人才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乱世与盛世中的人才,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