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幼子
唐·李商隐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夜雨灯前情未尽,秋风枕上梦初还。
空庭寂寞花无语,冷月凄清泪满衫。
回首前尘如隔世,伤心不似旧时颜。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并无此确切标题与内容的诗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酒醒之后,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心中充满了遗憾,就像那成双的野鸭飞去,再也无法触及,夜晚,我在灯前思绪万千,情感难以平复;秋风中,我在枕上刚刚从梦中醒来,空旷的庭院里,花儿静静地开放,却仿佛失去了言语;清冷的月光下,我泪水沾满了衣襟,回首过去的日子,仿佛隔了一个世界,现在的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模样,心中满是伤心与哀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儿时的欢乐与现在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伤感。“酒醒却忆儿童事”描绘了诗人酒醒后对童年的回忆,“长恨双凫去莫攀”则象征着某种无法挽回的失去,可能是指亲人、朋友或童年的纯真时光。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以酒醒后的回忆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情与哀愁的内心世界,通过“夜雨灯前”、“秋风枕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凄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诗人巧妙地运用“双凫去莫攀”这一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变故,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某个寂静的夜晚,他独自饮酒,酒醒后回忆起儿时的欢乐时光,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以及他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