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殿庐直宿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灯火青荧人未寝,风檐夜雨自潺湲。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查慎行学识渊博,诗宗宋人,风格清新隽永,为清初诗坛“浙西六家”之一,有《敬业堂诗集》等传世。
译文
在宫殿旁的庐舍中值夜如同梦境一般,至今还记得那时忧心国事,写下了上万字的策论,灯火微弱,人还未入眠,风在屋檐下呼啸,夜雨潺潺而下。
释义
“殿庐直宿真如梦”描述了诗人在宫中值夜的情景,感觉如同梦境一般不真实。“犹记忧时策万言”则回忆了自己曾为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写下长篇大论的策论。“灯火青荧人未寝”描绘了值夜时的环境,灯火微弱,诗人难以入眠。“风檐夜雨自潺湲”则以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思绪,风雨交加,夜不能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宫中值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殿庐直宿真如梦”以梦境比喻值夜的情景,既表现了宫廷生活的神秘和庄严,也透露出诗人对这段经历的恍惚和怀念,次句“犹记忧时策万言”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他为国家大事操心劳力,写下了长篇大论的策论,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后两句“灯火青荧人未寝,风檐夜雨自潺湲”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值夜时的环境和氛围,灯火微弱,风雨交加,诗人难以入眠,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忧虑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查慎行在宫中值夜期间,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和学者,查慎行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在宫中值夜时,他或许想起了自己曾经为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写下策论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忧虑,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展示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