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重逢有感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旧梦依稀随水去,新愁又逐柳丝繁。
青山不改人如故,白发频生事已昏。
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清泪湿衣襟。
(注:由于此诗为佚名之作,具体作者及详细背景已无从考证,以下解析基于诗歌本身。)
作者简介
(佚名):此诗作者不详,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诗词创作繁荣,许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此诗虽未留下作者姓名,但从其艺术风格和表达的情感来看,应出自清代某位有一定文学造诣的文人之手。
译文
重逢之时,应能感觉到彼此的声容依旧相似,但想要开口交谈,却先被匆匆流逝的岁月所惊,旧日的梦想如同流水般依稀远去,新的忧愁又随着柳丝的繁茂而不断滋生,青山依旧,人却已非当年模样,白发频生,往事已变得模糊不清,回首往昔,一切如同梦幻泡影,只留下清泪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重逢时的复杂情感,首联“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表达了重逢时的惊喜与感慨,虽然声音容貌依旧相似,但岁月的流逝却让人心生惊悸,颔联“旧梦依稀随水去,新愁又逐柳丝繁”进一步描绘了旧梦难寻、新愁不断的无奈,颈联“青山不改人如故,白发频生事已昏”通过对比青山的不变与人的变化,以及白发的增多和记忆的模糊,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沧桑,尾联“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清泪湿衣襟”则是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无奈,只留下泪水作为对过去的祭奠。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逢时的复杂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青山的不变与人的变化、旧梦与新愁的对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还通过“声容似”、“岁月奔”、“旧梦依稀”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它很可能是在一次重逢的场合下创作的,诗人或许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与旧友重逢,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怀念,在重逢的喜悦中,诗人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这种复杂的情感促使诗人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