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醉后赠美人

唐·韩偓

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归。

作者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十岁便能即席赋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后因卷入宫廷斗争,被贬为濮州司马,天祐二年(905年),复召入朝,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后唐建立后,累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因事被贬为泷州司户参军,再贬岚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嵩山,卒于洛阳,韩偓的诗风清新绮丽,善于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是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不愿清醒地骑马回去,只因醉倒在美人身边,如同玉山因玉人而倾倒,自愧不能成为高阳酒徒那样豪放不羁,只能趁着夜色,星星点点中骑马而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醉后不愿离开美人的场景,用“玉山颓”比喻自己因醉酒而失去常态,同时也表达了对高阳酒徒那种豪放不羁生活的向往,但又因自身身份和性格所限,只能无奈而归。

赏析

这首诗以醉后赠美人为题,通过描绘诗人醉后的情态,展现了诗人对美人的痴迷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不肯惺惺骑马回”,以“惺惺”形容清醒,表达了诗人不愿在清醒状态下离开美人的心情,次句“玉山知为玉人颓”,用“玉山颓”比喻自己因醉酒而失去常态,同时也暗示了美人的魅力之大,足以让诗人沉醉其中,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高阳酒徒那种豪放不羁生活的向往,但又因自身身份和性格所限,只能无奈而归的遗憾,整首诗语言清新绮丽,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韩偓的宫廷斗争经历有关,韩偓在晚唐时期曾卷入宫廷斗争,被贬为濮州司马,在这段时期,他可能对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自由生活和美好情感产生了更强烈的向往,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诗人醉后不愿离开美人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坎坷中的无奈和遗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