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全诗原文如下: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山翁今已醉,唯独不事君。
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冽,雪花大得如同手掌,可笑陶渊明先生,居然不饮这杯中之酒,你白白地抚弄着一张琴,白白地栽了五株柳树,头上戴着隐士的葛巾,却空有其名,我对你又能怎么样呢?山中的隐士如今已经喝醉了,只是他不侍奉君王,即使先生你能喝一石酒,主人也不肯让你独自留下喝个痛快。
释义
这首诗通过嘲讽王历阳(即王翰,字历阳)不肯饮酒的行为,表达了李白对隐士生活的独特看法和对友人的调侃,诗中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将王历阳与陶渊明进行对比,突出了王历阳虽学陶渊明之隐逸,却未能真正领悟其饮酒自适的精髓。
赏析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展现了李白对友人的调侃和对隐士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两句,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为全诗奠定了清冷而又不失浪漫的氛围,李白以陶渊明的形象作为对比,讽刺王历阳虽学陶渊明之隐逸,却未能真正领悟其饮酒自适的精髓,显得既幽默又深刻,最后两句“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将王历阳的酒量之大与主人的吝啬形成鲜明对比,使全诗在幽默中不失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与王历阳的交往有关,王历阳是李白的好友之一,两人常有诗文往来,在这首诗中,李白以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王历阳不肯饮酒的不满和嘲讽,同时也透露出对隐士生活的独特看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虽然诗中不乏幽默和讽刺的元素,但整体上仍体现了李白对友人的关心和尊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流传的原因,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议,以上解析仅供参考,读者在阅读时应结合个人理解和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