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并非王建所作,而是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嵌入一首虚构的“宫词”中,并构造相应的背景与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历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王建的诗作以宫词最为著名,其宫词作品数量多且质量高,深刻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月光爬上了柳树的枝头,人们相约在黄昏之后。

我已厌倦了跟随那些年轻人去追求新的欢愉,只愿悠闲地对着宫中的花朵,辨认那曾经熟悉的香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柳树、黄昏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以“厌从年少追新赏”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繁华和年轻时的浮躁追求的厌倦,转而以“闲对宫花识旧香”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内心的生活态度,宫花和旧香作为象征,代表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追求,诗人通过“厌”与“闲”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宫花”和“旧香”作为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富有象征意义,使得全诗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虽为虚构之作,但可以想象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寂寞有关,唐代宫廷生活丰富多彩,但同时也充满了勾心斗角和权力斗争,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可能经历了从年轻时的热血追求到后来的淡泊名利的心路历程,这首诗正是对这种心路历程的深刻反映和抒发,通过描绘宫廷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