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河淤麦浪
唐·刘禹锡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秋风飒飒雨潇潇,金穗摇曳映日晡。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讽刺现实的锐利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温婉篇章,刘禹锡在政治上几经沉浮,但其文学成就斐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楚地的人们在河滩上种满了麦子,抬头望去,只见浮在水上的木筏停靠在古老的树木旁,秋风飒飒,细雨潇潇,金黄的麦穗在夕阳的映照下摇曳生姿。
释义
楚人种麦满河淤:描述了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人们在河滩淤泥上种植麦子的情景。
仰看浮槎栖古木:浮槎指漂浮在水上的木筏,这里形容木筏停靠在古老的树木旁,形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秋风飒飒雨潇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萧瑟,细雨绵绵。
金穗摇曳映日晡:金穗指金黄的麦穗,日晡指傍晚时分,夕阳映照下,麦穗随风摇曳,美不胜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楚地人民在河滩上种植麦子的生动画面,前两句通过“种麦满河淤”和“浮槎栖古木”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楚地人民勤劳质朴的生活风貌,后两句则以秋风、细雨、金穗和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秋日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个人的政治遭遇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游历楚地时所作,在贬谪的日子里,刘禹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对楚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首诗正是他通过对楚地人民种植麦子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