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河神骄

唐·韦庄

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

横流滔天来无际,洪涛赑屃如山高。

潼关隘口惊波险,龙门湍流断崖峭。

安得禹门千尺浪,一洗苍生万重恼。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思尤擅,所著《浣花集》、《浣花词》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们的君主仁德圣明如同古代的帝尧,众神各司其职唯有河神显得傲慢骄狂,洪水横流滔天而来无边无际,洪涛汹涌如同高山一般巍峨,潼关隘口的水流惊涛骇浪,龙门处的湍急水流冲击着陡峭的断崖,怎样才能得到禹门那千尺高的巨浪,来洗净百姓心中万重的烦恼。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神的骄横与洪水的肆虐,反衬出君主的仁圣与百姓的苦难,首句赞美君主如同古代圣王帝尧一般仁德圣明,次句则指出在众多神灵中,唯有河神显得傲慢骄狂,暗示洪水灾害的严重,接下来两句具体描绘了洪水的汹涌与肆虐,以及潼关、龙门等地的险峻形势,末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如禹门千尺浪般的巨大力量,来消除百姓的苦难与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洪水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期盼,诗人以河神的骄横象征自然灾害的肆虐,以君主的仁圣象征统治者的英明与关怀,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百姓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与期盼,诗人以禹门千尺浪为象征,表达了对消除苦难、实现社会安宁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在自然灾害肆虐的背景下,诗人以君主的仁圣与百姓的苦难为对比,既赞美了统治者的英明与关怀,也揭示了百姓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与期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期盼,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