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淮上亭
唐·韦庄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
夜深人静水声喧,月照孤舟宿淮边。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将船系在淮北时,大雨倾盆致使船轴折断;将船系在淮南时,狂风肆虐使得桥梁断裂,夜深了,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河水的声音在喧嚣,月光照耀着孤零零的小船,停泊在淮水之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河上漂泊的艰难经历,首句“系舟淮北雨折轴”通过“雨折轴”的意象,展现了淮北地区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次句“系舟淮南风断桥”则以“风断桥”进一步强调了淮南风势之猛,连桥梁都无法承受,后两句则转而描写夜深人静时的景象,以“水声喧”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以“月照孤舟”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淮河上漂泊的艰辛与孤独,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淮北与淮南天气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坎坷,后两句则通过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曾长期漂泊在外,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淮河上漂泊时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在淮河上的艰难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韦庄的作品中并不十分著名,但它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