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全诗是什么?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晚萧萧。

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一樽径醉南轩卧,数亩荒园自锄耧。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尘看字忆前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现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翠竹编织的凉席初感秋凉,暑气已消去大半,轻轻撩开窗帘,松树的音韵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清幽,天空宁静,受伤的鸿雁收敛着翅膀,不敢高飞;月光皎洁,受惊的喜鹊还未找到安稳的栖息之枝,我独自饮酒至醉,在南轩上躺下,几亩荒园里,我自个儿拿着锄头耕作,多少次想要归乡却总是举杯难消乡愁,拂去尘埃,看着旧字,回忆起前朝往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秋夜晚的宁静与凄清,通过自然景象(如翠簟、松韵、天静、月明)与动物行为(伤鸿戢翼、惊鹊未安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人通过自饮自醉、自耕自作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但又不失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赏析

韦庄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夜晚的静谧与哀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两句尤为传神,既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庄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流离失所,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绘早秋夜晚的宁静与凄清,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