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全诗原文如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
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端阁皂狂。
我有田舍清江上,闭门长夏掩蓬窗。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黄纸诏书下达免除租税,但白纸文书又紧接着催逼交租,如今这田园风景哪里还值得描画,县吏们催租逼债连夜打门。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黄纸蠲租”(免除租税)与“白纸催”(催缴租税)的鲜明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和百姓生活的困苦,特别是“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两句,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难与无奈,前两句“黄纸蠲租白纸催”通过“黄纸”与“白纸”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官府政策的反复无常,一方面宣布免除租税,另一方面却又紧锣密鼓地催缴,后两句“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则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将县吏催租的残酷与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不禁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深感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范成大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内外交困、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对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有着深刻的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在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生活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