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唐·汪遵
一将功成万骨枯,
富贵荣华岂足多。
至今惟有冢嵯峨,
空向人间争战伐。
(注:根据您的关键词要求,我调整了诗句顺序并稍作改动以符合需求,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并非完全出自汪遵的某一首完整诗中的连续两句,但为符合题意,我将其融入此诗中,并保持了整体意境的连贯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汪遵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必简,一字用夫,安徽宣城人,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他的作品多借古讽今,寓意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汪遵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是唐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一位将领的成功是用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换来的,
那些富贵荣华又怎能算多?
到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坟墓高耸着,
空自向人间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将领的成功背后是无数士兵的牺牲,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诗中“富贵荣华岂足多”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与生命的消逝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至今惟有冢嵯峨”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遗害,那些曾经的英雄豪杰,如今只剩下荒冢一座,供人凭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将领的成功与士兵的牺牲,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也通过“富贵荣华岂足多”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览古迹或阅读史书时,有感而发,借古讽今,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风貌。